5月8日19:00,哲学学院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教授在腾讯会议举办了“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爱智云讲堂”第五讲——“汉语哲学何之谓”。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景剑峰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孙向晨,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院长,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近代哲学、列维纳斯研究、犹太—基督教哲学、汉语哲学以及通识教育理论研究等。出版专著:《论家:个体与亲亲》(2019)、《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2008年)、《政治哲学与汉语神学》(合著,2007)、《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2006年)等。先后在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巴黎高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学术机构做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等,曾获教育部宝钢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等。主要学术兼职: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副会长等,联合主编《现代外国哲学》、《通识教育评论》、《山水》等学术辑刊。
本次讲座聚焦于如何理解汉语哲学。孙教授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汉语哲学展开了探讨。第一,理解汉语哲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关系;第二,将汉语作为哲学本源性思想的资源;第三,将Being问题作为考察汉语哲学的起点;第四,汉语哲学在方法论上更倡导一种“迂回”的策略;第五,汉语哲学的世界境遇。最后,孙教授指出汉语哲学是基于汉语世界的本源性思想和特有的概念规范,用开放的姿态思考人类普遍性问题的哲学活动,哲学本身就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回应,不同的文明都要对人类的未来作出贡献,建构具有汉语自身规范性的现代哲学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孙教授精彩丰富的讲解让大家对汉语哲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让广大师生认识到语言绝不仅仅是语言学意义上的问题,还承载着人类的生活世界,建立在汉语之上的哲学应该进一步深入思考在此语言世界中形成的普遍关切。最后,孙教授回应了老师和学生们的线上提问,进一步解答了大家关于汉语哲学的疑惑。张吉维教授和景剑峰教授对孙向晨教授表达了感谢。本次讲座点赞不断,反响热烈,师生们在这次讲座中受益匪浅,开拓了自身的学术视野。
(C) 2001-2013 ?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 phil.imu.edu.cn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邮政编码/Postcode:010070
传真/Fax:86 471 4996391 | 电子邮件/email:xzgllwdb@163.com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