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全国哲学博士后论坛(2022)顺利召开。论坛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精神与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构建”,以线上方式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承办,哲学研究杂志社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内蒙古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博士后和青年学者等17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主旨报告及分论坛共有近500余人参加。我校党委书记刘志彧、副校长张吉维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主持。开幕式上,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薛万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委会秘书长李晓琳、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彧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分别致辞。
张志强所长表示,本次论坛的召开恰逢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制度实施30周年。论坛主题为新时代中国精神与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个庄严任务,哲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是当代哲学人的职责所在,要用哲学来关心时代,用具有中国精神的自主哲学引领中国知识体系的构建。
薛万里巡视员在致辞中指出,博士后制度是我国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多年来已经为国家培养超过三十一万出站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本次论坛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聚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体现了哲学研究的文化自觉与世界眼光。
李晓琳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社科院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早设站的单位之一,至今已累计招收博士后3000余人。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自设立以来也招收近200人,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哲学所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哲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也加强了中国社科院及哲学研究所的人才队伍建设。
刘志彧书记在致辞中讲到,内蒙古大学一向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多年来成功获批许多重大项目,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未来将会着力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本次论坛主题鲜明,既具时代性也有现实性。参会的论文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兼顾地方议题,赋予了本次论坛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王立胜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论坛紧扣时代主题,抓住理论领域的关键问题,体现了哲学研究的责任担当。本次论坛是学术思想的分享与交锋,是一场哲学盛宴,也是全国哲学青年精神思想交汇的高光时刻。
主旨报告环节共分为三个单元。主旨报告第一单元由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张吉维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和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兼书记景剑峰教授作主旨报告。第二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山东大学何中华教授作主旨报告。第三单元由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兼书记景剑峰主持,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段伟文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大会设置了6个平行分论坛,分论坛主题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近代哲学的综合创新、中国哲学的特性与形态(一)、中国哲学的特性与形态(二)、外国哲学的当代审视、中西古今之间的哲学。共计36位博士后、青年学者在分论坛作报告和学术讨论。6个分论坛的主持人和点评人对发言人的论文进行了深刻生动的点评。我院教师盛立民、杨泽作为点评人参与论坛,张海燕、曹成双、张楠作报告分享。
大会总结暨闭幕式由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兼书记景剑峰主持,各分论坛代表就本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张吉维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对大会作了总结发言。张吉维副校长回顾了本次会议的议程,他指出本次大会具有层次性、时代性、全面性,主题明显,论题丰富,成果丰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向各与会单位与学者表示感谢,认为各位学者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明确的理论与现实的指向性。大家纷纷表示论坛内容充实,讨论热烈,收获颇丰。
(C) 2001-2013 ?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 phil.imu.edu.cn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邮政编码/Postcode:010070
传真/Fax:86 471 4996391 | 电子邮件/email:xzgllwdb@163.com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