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绎国语传雅韵,校园赛场竞风华。哲学学院于9月25日19:00在卓越楼0314举办了“声绎国语 音传雅韵”配音大赛。哲学学院专职辅导员裴敏,2025级哲学专业本科班班主任宋金时,第十八届学生会轮值主席李奇、哈丽亚,2024级文史哲基地班刘静恩担任本次大赛评委。
本次活动包含“经典IP配音”、“即兴声临其境”及“多角色声音演绎”三大特色环节,环环相扣,逐层递进。选手们以声音为笔,在国语的世界中勾勒经典形象、演绎创新风采。
复刻经典,唤醒情怀。在经典IP配音环节,选手们精彩演绎了《步步惊心》《甄嬛传》《三国演义》等耳熟能详的佳作。他们字正腔圆,精准还原角色神韵,使得经典片段在他们的声音中焕发新生,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随机应变,彰显深厚功力。在即兴“声临其境”环节中,选手们现场随机抽取情景,进行配音演绎。无论是同学间的温馨对话,还是趣味横生的校园采访,亦或是回忆同窗时的美好时光,选手们均能迅速融入角色,以自然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到好处的语气,将每个情景演绎得生动鲜活。
携手共鸣,共绘和谐乐章。在多角色配音环节,选手们需为同一作品中的多个角色进行配音,既准确区分了各角色的声线特征,又确保了台词间的流畅衔接与默契配合,展现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表现。
比赛环节结束后,裴敏老师指出,选手们需要全面了解角色的各个方面及故事发生的各个情景,才能呈现出优秀的配音作品。同时她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院活动,在更多的平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宋金时老师强调,声音应服务于角色,通过声音赋予角色生命力。评委们既肯定了选手们在此次比赛中的努力,也针对选手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详尽的改进建议。
此次比赛设有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两名。其中,王学佳、高敬涵荣获一等奖,张祖盟、高兴、高珏和王伟玲荣获二等奖,韩孟轲、陈禄滔荣获三等奖。王娜、郝佳睿分别获得了“最佳普通话规范奖”和“最佳角色塑造奖”。
选手们以声音为媒介,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仿佛直接踏入角色的内心深处,深切体会其喜怒哀乐。此次比赛不仅深度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能,更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绽放自我的展示舞台。通过“声音”这一独特桥梁,同学们在经典作品中真切领略到语言的魅力与艺术的趣味,也为校园文化生活悄然注入了更多缤纷色彩。
(C) 2001-2013 ?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 phil.imu.edu.cn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邮政编码/Postcode:010070
传真/Fax:86 471 4996391 | 电子邮件/email:xzgllwdb@163.com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