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下午,我院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哲学学者陈嘉映来到内蒙古大学,在桃李创新空间(玉泉校区)作了题为《善有先验基础吗?》的讲座,哲学学院研究员汤志恒主持本场报告会。
在质疑善拥有先验基础的问题上,陈教授先引入启蒙以来的“本真”思想,将其与道德做优先性比对,说明古代人同现代人关于善的观念存在不同理解,进而以伯纳德·威廉斯的“个人完整性”为切入点,解析了个人完整性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核心问题在于个人完整性是否包括道德。威廉斯认为在个体行为层面这一包括可以但不必须成立,这意味在个体行为层面善没有普遍绝对的强制要求,人们有选择善的可能,也有选择恶的可能。在威廉斯的思路基础上,陈教授给出了看法与结论,“善”没有先验基础,没有普遍性与绝对性,善生发于实际生活,并仅仅因其自身存在而具有吸引力,善的吸引力依靠经验世界中道德行为的展示和道德论证的证成得到支持,并在此过程中同恶的吸引力相斗争,因而也不存在正义必胜问题。对于善的论证没有终极的理由,但凭借一些有限的理由我们依然可以做出善的决断,决断理由无需有善在先验层面的论证,而可以更加直接地来源于经验层面的比较。
讲座尾声,在场师生就讲座内容从不同维度踊跃提问,讨论气氛热烈。整场讲座陈教授以开放的思维和平实的话语邀请每一位听众拥抱善的现实思考,不仅启发听众投身善的概念思辨,更在我们心中播下于现实为善、论证“善”的种子。面对当今道德虚无主义的深渊,我们仍可以相信,仅凭善最直接的吸引力,我们仍能认可善并做出善的决断。
(C) 2001-2013 ?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 phil.imu.edu.cn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邮政编码/Postcode:010070
传真/Fax:86 471 4996391 | 电子邮件/email:xzgllwdb@163.com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