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记忆剧场:作为亡灵的海洋
主题
柏拉图的记忆剧场:作为亡灵的海洋
主讲人
吴怡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副研究员
时间
2025年5月23日
10:00-12:00
地点
内蒙古大学玉泉校区卓越楼0606
主办单位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主讲人简介
吴怡,毕业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获哲学博⼠学位,现任复旦⼤学哲学学院青年副研究员。曾任达特茅斯学院⽐较⽂学系讲师、Society of Fellows Junior Fellow。研究⽅向为欧陆美学、海洋哲学、批判理论、尼采。在欧陆美学领域出版独著The Sea as Mirror: Essayings in and against Philosophy as History(diaphanes, 2021),在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Idealistic Studies、Clio等中外期刊发表论⽂多篇。
内容提要
本次讲座将聚焦柏拉图对话录的⽣成式(genetic)⽅法论及其剧场性(theatricality)的思想潜能,考察哲学作为⼀套话语体系如何在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海洋帝国没落之始脱胎于对艺术和模仿(mimesis)的规训与重构。以苏格拉底为奠基的西⽅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彼时雅典作为⼀个海洋帝国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给了以陆地价值为⽴邦之本的斯巴达。在这个历史时刻,柏拉图以对话和辩证话语的形式(dialogue & dialectic),通过重现苏格拉底和⼀系列在三⼗僭主时期死去的城邦⼈物,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个亡灵的记忆剧场。讲座将考察《理想国》中海洋作为雅典帝国象征的三次在场和缺位,从苏格拉底下到佩莱坞港、到城邦之船的隐喻,再到第⼗卷“爱尔的神话”中天穹作为三阶战船的显明,分析海洋如何作为亡灵萦回在哲学话语的诞⽣时刻,⽽哲学又如何将对⾃⾝的定义建诸于对海洋性各维度的压抑和规训上。从欲望的海洋性、语⾔的海洋性和回忆的海洋性三个层⾯,讲座将重新回应“诗与哲学之争”这个美学史上的元问题,思考哲学与诗学的张⼒和同源性,提出“记忆剧场”这个解读⼆者关系的新范式,以海洋作为思想图像(Denkbild),重思真理和戏剧性(theatricality)、哲学和艺术的对抗共⽣,挖掘“记忆剧场”的超政治诉求及其乌托邦⼒量。
上一篇:倒计时第一天丨幕后的热血与坚持 下一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访问我校并与哲学...
(C) 2001-2013 ?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 phil.imu.edu.cn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邮政编码/Postcode:010070
传真/Fax:86 471 4996391 | 电子邮件/email:xzgllwdb@163.com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