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我院邀请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徐渊在玉泉校区卓越楼0710教室作了题为“《说文解字》的思想史意义——重读《说文解字》序”的学术讲座。哲学学院副教授张志强主持本场讲座。
徐渊副教授作报告
张志强副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徐渊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在场师生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思想史意义的史学与哲学背景,包括经学转向问题以及重读《说文解字》的意义。经学的讨论能够为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如经学中的解释学方法、义理阐释方法等,有助于拓展哲学研究的视野和思维路径。随后,徐渊老师引用南朝宋时期范晔撰写的《后汉书》选段,详细勾勒出《说文解字》作者许慎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并进一步拓展了经学的学术地位以及在教育体系中的演变。
徐渊老师深入剖析了《说文解字》这部工具书的独特价值。它打破了传统以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为核心内容的古史叙述模式,转而以汉字为中心展开内容。书中对汉字的解释涵盖字义、字形结构和字音等多个方面,全面而系统。
通过对《说文解字》序言的细致分析与深入拓展,徐渊老师总结出这部著作的思想史意义:《说文解字》是古文经学派的学术方法的代表作。其写作目的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通过《说文解字》对汉字的系统解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儒家文化,从而促进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和谐。且《说文解字》“万物理归,靡不兼载”,与制度、名物之学天然相通,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深刻内涵。它不仅是一部字书,更是一部包含了丰富知识和智慧的文化巨著,它与研究社会制度、名物分类等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为这些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此外,《说文解字》化解了今文经学派的数术色彩。它通过科学、理性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分析和解释,削弱了这种神秘化倾向,促进了经学研究的健康发展,使其更加注重对经典的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
讲座现场
在互动环节,我院师生对讲座内容兴趣盎然,主动向徐渊老师提问,讨论深入,气氛热烈。张志强老师对本场讲座做了精辟总结,并代表我院师生向徐渊老师表达了衷心感谢。这场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对经典著作的深入思考与研究热情。内蒙古医科大学刘派博士、我院中哲教研室主任白延辉、伊家慧、刘雨婷等老师等参加了讲座。
上一篇:哲缘再叙丨哲学学院举办校友分享会暨校... 下一篇:哲历有话剧丨演绎青春,照亮心灵
(C) 2001-2013 ?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 phil.imu.edu.cn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邮政编码/Postcode:010070
传真/Fax:86 471 4996391 | 电子邮件/email:xzgllwdb@163.com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