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哲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丽、辅导员张晓楠、温欣达与在校最后4名重庆宝宝挥手告别,目送大巴车驶出校门前往机场。党总支副书记王丽红了眼眶,泪水在眼里打转。师生共同坚守的第51天,在校学生全部离校返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自疫情发生以来,哲学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安排部署,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学院领导班子分工协作、齐心协力,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9月28日第一批驻校老师党总支副书记王丽、团总支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张晓楠、辅导员温欣达勇挑重担,与学生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疫情。
正如有同学在微信朋友圈里写的那样:“哲院真的有在好好的爱我们。”51个日日夜夜,做好疫情防控日常工作:配送防疫物资、调配日常用品、购买急需药品、开展心理疏导、有序开展线上教学等等,哲学院的每一项工作都以学生为中心,全力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照顾好学生的在校生活。酒精喷雾、消毒液、N95口罩、防护服、牛奶、水果、方便面、卫生纸,都是几位驻校老师一箱一箱的搬到宿舍楼下,生怕学生缺了这少了那。担心新生没有厚衣服,在楼宇内搭建棉衣互助平台;担心特殊药品断药,想方设法买药,哲院的老师们永远是让同学们安心的存在。
学院在第一时间组建学生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建立学院、楼宇、楼层、宿舍四级纵向管理制度。在楼宇组建临时党支部,动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共青团员积极踊跃的投入其中,他们在这场校园战“疫”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学院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勇敢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参与送餐、送物资、消杀、核酸采样、数据统计、信息报送……有序保障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为缓解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学院先后策划了“宿舍厨艺大赛”、“宿舍手势舞”、“配音大赛”、“线上一起运动吧”等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宿舍生活,也获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支持,点击量创学院新高。
这场抗疫攻坚战让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景剑峰在学校承担疫情防控重要工作,但他始终心系学院、指导工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丽的爱人在工作岗位驻守战“疫”,家中只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但她一直坚守在学院抗疫工作一线,对学院动态情况了如指掌,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工作记录本密密麻麻记录了每项工作要求,生怕有遗漏。面对疫情和紧急情况,她临危不惧,勇担责任。常常是工作到深夜之后才刚刚躺下,凌晨的闹钟响起便准时出现在集合地点组织学生登车,有时还要在不同目的地的返乡集合点来回奔波。每一次组织召开学生线上会议,她都反复提醒同学们注意防护的细节,为同学们加油打气。她经常暖心安慰同学们,让同学们有任何困难都要找学院,学院永远是同学们温暖的家。王丽书记总是把学生喊做“孩子”,她就像一处避风港,给予所有哲院学生坚持的勇气和决心。
辅导员张晓楠老师是个活泼开朗的“90后”,今年9月初刚刚结婚,在接到进校命令时放弃了休婚假,毫不犹豫地收拾行李毅然驻校。她总是担心学生吃不饱、消杀物品不够用;惦记在过渡宿舍的学生没有热水喝、没有厚衣服。她与学生打成一片、待学生和风细雨视同弟妹,她还经常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学生吃。学生都亲切地喊她“晓楠姐”,有任何问题都第一时间找“晓楠姐”求助。她虽然身材瘦弱,但是在搬运物资时总是冲锋在前,巾帼不让须眉;她几乎每天24小时盯着电脑统计数据,生怕误了返乡信息,耽误学生的行程。她认真严谨,“0”失误,为及时准确报送信息提供保证。
新入职的辅导员温欣达老师还未来得及熟悉学院工作,就投入了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中,一人分饰“数角”。他是核酸采样的志愿者、是后勤物资卸货工、是食堂送餐员、是返乡跟车带队老师、是物资配送员、是信息统计员……。作为初始阶段学院为数不多的驻校男老师,温老师主动承担了所有体力活,他默默的付出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信赖。
随着工作任务增多,应学校要求,学院第二批、第三批驻校老师陆续进校。2021级哲本班班主任的徐旭老师,第二批进校,承担起了学院物资配送、食堂送餐、后勤卸货的工作,并临危受命作为学生转运带队老师,于10月28日陪伴学生抵达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第三批驻校的副院长杨泽老师、2022级哲本班班主任张楠老师、王运豪老师承担起学生返乡的工作。副院长杨泽老师护送解除隔离的学生,并配送生活用品、药品,搬运防疫物资。张楠老师、王运豪老师作为返乡跟车带队老师多次往返各地,为学生保驾护航。还有张宇心老师担任核酸采样志愿者,连续工作多日。
同时,学院全体教师内外联动、团结一心,全力做好线上教学。各位班主任老师:白延辉老师、刘剑老师、卢艳芹老师、潘兆云老师、徐旭老师、曹成双老师、包红梅老师、张楠老师,24小时在线,落实学院工作安排,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罗荣老师、刘颖老师、曹叶军老师运送物资、核对数据。学院全体教师各司其职,卢艳芹老师为学院捐赠防护服、曹成双老师亲自开车护送返乡学生到出城口直到家长来接……他们与在校师生携手同心,共克时艰。
11月5日,学院学生返乡工作正式开始,学院按照生源地组建学院各地区宝宝群,及时与学生核实信息,做好返乡安排。11月17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哲院为期51天的校园抗疫落下帷幕,学院在校宝宝全部离校返乡。这一刻,有不舍,也有感动。师生携手,同心战“疫”的经历将永远镌刻在每一位哲院师生的心里,成为一份珍贵的回忆。
摘自哲院学生返乡心得
当我们终于坐上返乡的车,除了即将到家的喜悦之外,心里却也生出不舍的情绪。因为正是有哲院全体老师的帮助与关心,我们才得以平安回家。老师们、哲院的同学们,待到春暖花开疫情退散之时,我们再相见!
(C) 2001-2013 ?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 phil.imu.edu.cn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邮政编码/Postcode:010070
传真/Fax:86 471 4996391 | 电子邮件/email:xzgllwdb@163.com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