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19:00,我院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王中江教授在南校区主楼XF0401作了题为“境遇、道德真理和德福关系:《穷达以时》与孔子的德福观”的学术报告。哲学学院副教授白延辉老师主持本场报告会。
王中江教授指出,儒家的德福观在其内部就是复杂的,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王教授从《穷达以时》这篇关于人的美德与幸福关系的文献出发,通过讨论孔子及其弟子所遭遇的特殊境遇,阐明了《穷达以时》这种 “德福未必一致”的立场并不孤立。它同其他相关文献一样没有再把德福、德命看成是一致的,而且它们对什么是穷达也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使之具有了新的意义,特别是把人对美德的追求变成了自足的事务。王教授总结了三点:一个人是求善还是做恶,这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不是由外在的时运决定的;在孔子看来,不管你是穷、是达,你都应该前后一贯地追求和保持自己的 “德行”;人追求美德本身就是目的,它原本不是为了其他的东西。
王中江教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但更令人感慨是在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背后所自然流露出的深厚的人文关怀。王教授不仅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也担忧我们在逆境中一蹶不振。他说:“人的一生总会遭遇些许坎坷,不管追求美德和自我完善多么困难,他都要坚持不懈。”王教授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让现场听众如坐春风,如沐时雨。白延辉老师对本场报告进行了总结,并对王中江教授的精彩报告表达了感谢。学院景剑峰、杨泽、张志强等多名教师和学院多个年级的学生出席了本场报告会。
(C) 2001-2013 ?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 phil.imu.edu.cn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艺术楼| 邮政编码/Postcode:010070
传真/Fax:86 471 4996391 | 电子邮件/email:xzgllwdb@163.com 蒙ICP16002391号-1